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4的文章

嗶叭蹦?你在吵什麼?

  你覺得噪音是什麼?是大聲吵鬧?還是沒有規矩的製造很大的聲響?是唱歌五音不全?有人認為是在想睡覺時打擾到睡眠的聲響通通都是噪音;有些長輩則是認為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就是噪音。  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噪音帶來的影響全部都是壞的嗎?   造音,在字面上來看是「製造音樂」,但什麼才是悅耳的音樂,什麼又是令人煩悶的「噪音」呢?都是「製造音樂」,但一種我們聽了會感受和諧進而稱讚;但另一種我們則是聽完後會緊皺眉頭,再來大聲斥責?   由『影響‧新劇場』和來自斯洛維尼亞的音樂家─ Peter   Kus 攜手合作的青少年音樂戲劇碼─《造音小子‧嗶叭蹦》,呈現嶄新的戲劇表演模式,在劇中表演用的 ” 偶 ” 結合 ” 樂器 ” 功能,讓 ” 戲劇偶 ” 在表演的時候,可以利用產生出來的樂聲、音響來表達自身意境的感受和敘述。而為了讓民眾更能參與《造音小子‧嗶叭蹦》的演出,劇場設計一系列的課程和講座,希望令觀賞表演的大小朋友,可以更明白製作 ” 造音 ” 的過程。   在這邊為大家簡單介紹《造音小子‧嗶叭蹦》的故事: 故事中的主角男孩,是一位被診斷無法用言語說話,只會發出「嗶、叭、蹦」等聲響。父母送他到學校學習,但是徒勞無功,大家都受不了男孩的「噪音」,他成了大家眼中的異類,於是離家出走。孤單寂寞的他遇到了一名願意跟他相處的女孩,一切都開始不一樣了 …   在講座中 Peter 為我們介紹到,只要是好的演出,不管是吸引大人的目光,連孩童都可以讓他們安安靜靜觀賞。利用會唱歌說話的 ” 偶 ” 引人入勝。在表演完後,觀眾總會好奇那些道具和戲偶,而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:那些偶和道具,其實都是可以由我們生活周遭的日常用具和資源回收製作而成;一根被丟棄的水管和破掉的氣球,你知道可以讓它們結合、作成一個小號嗎?許多意想不到的 ” 垃圾 ” ,其實都是製程每樣樂器的重要零件。   也因為這樣的遊戲製作結合表演模式,每次都能讓表演者與觀眾激盪出更多的創意和想像空間。 Peter 笑著表示這也是因為他每次的舞台思考都處在 ” 音樂會 ” 與 ” 劇場 ” 的模糊地帶;有時會從音樂的呈現方式起頭,有時會以表演和故事走向下手,共通點呢?是令人驚喜的舞台,能夠讓大小朋友 " 用耳朵看聲音,用眼睛聽戲 ” 。   許多人都會認為 ” 兒童劇 ”

鹿耳門的天后與聖母

           媽祖娘娘名為林默娘,是我們西部沿海地帶的守護女神,因為其功德無量所以又被稱為 ” 天后 ” 以及 ” 聖母 ” ,眾多信徒供奉與侍奉。而在台南的鹿耳門因為是相傳台灣先民的發跡地,因此媽祖娘娘的地位更為崇高,而就出現兩座廟宇爭執,表示自己才是鹿耳門 ” 第一座 ” 供奉媽祖娘娘的廟宇:一座就是顯宮鹿耳門天后宮;而另一座則是土城鹿耳門聖母廟。雖然都是位在兩個不同社區,一個是位在土城,另一個則是顯宮,但都是 ” 鹿耳門 ” ,沒辦法古時鹿耳門的範圍太過廣泛了,所以居民的認知就是如此。   只是彼此五公里內就有兩座大廟,對我這個城市鄉巴佬還是很新鮮 ! 但因為要求 ” 正統 ” ,所以彼此好像也不怎麼往來。在這邊先講鹿耳門天后宮好了 ! 鹿耳門天后宮是位在顯宮社區內,鄰近顯宮國小還有台鹼日式宿舍。去了幾次鹿耳門天后宮剛好都是平常日,所以遊客真的很稀少,廣大的停車場看得出來都是為了停泊遊覽車而設置的,而在鹿耳門天后宮旁有一個相當精美的香客大樓,可以讓團體以及學生租住的和式通舖。   而在鹿耳門天后宮裡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兩旁的神器,因為當時在蒐集文創商品的靈感,所以一度還覺得可以把他們設計成耳機塞。 而在鹿耳門天后宮的大廳裡面,還有一面用大理石複印金邊金字的鹿耳門古地圖。 這真是做文史資料的好東西 ! 為什麼叫 ” 鹿耳門 ” 呢 ? 在這邊就可以做簡單介紹。並不是為這裡在古時發現鹿茸,而是地理的地景呈現,從外來看就形狀像是鹿的耳朵,而先民都是從像是門一樣的潟湖進入台灣,所以才命名為 ” 鹿耳門 ” 。而過去地圖上曾經是海洋一部分的潟湖,如今也因為海水的運作也被填平為路地。   而不管是鹿耳門天后宮,還是土城鹿耳門聖母廟,廟宇彩繪以及雕刻都是數一數二的精緻,來這兩座廟宇都可以好好欣賞他們美麗彩繪以及神話故事。   而不同於鹿耳門天后宮,幾次來到鹿耳門聖母廟,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都是假日前來,而相對人潮又多更多。土城聖母廟比起鹿耳門天后宮周遭的生活機制又更好,所以可能在平日人潮也還是比鹿耳門天后宮多些。每次假日來到土城聖母廟,五次裏頭總有四次會看到有人開新車來放鞭炮,這樣一個習俗,也是來到 鹿耳門後才見識到,因為有龐大的廟方經營,所以土城聖母廟不只廟院雄偉,時不時就會舉辦許多活動、邀請各地團體來表演,或是與企